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
发布时间:2021-06-11 18:52:09 浏览量:
项目总体概况:
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现在在潍坊市坊子区坊城街道三马路138号(坊茨小镇4574号院内)。它的分布范围广泛,已辐射山东省16地市所有县市区,省外的有: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大部分县市区及港、澳、台地区。国外主要分布区域有:东南亚、南亚国家。
本项目始创人为第一代传承人:崔振方(1883年至1948年),由他传给其子第二代传承人:崔炳甲(1918年至1987年),崔炳甲传给其子第三代传承人崔福东(1941年至今),由其再传给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崔成才(1973年至今),至今已传承一百一十多年。
基本内容: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秉承古法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注重从选料开始的每一道工序,保证其工艺流程按技艺要求生产产品。现在的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产品具有:色泽深润、味道先涩后香、香味纯正的特点。实践方式基本是家族内世代单传,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但现在有所改观,本项目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崔成才,已实施改变家族世代单传的模式,以团队传承替代家族传承,现在传承队伍已有六人。
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产品具有以下特征:1、药食同源,它既是日常食用品和调味品,又是调理多种疾病的补品和中医制作烫伤膏剂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本技艺汲取中国传统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同时它具备多重社会功能,包括:它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因具有药用价值,可使受众调理保养身体,减轻病痛折磨,因附加值高可增加从业者的经济收入。
基本内容:
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传承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崔成才的曾祖父:崔振方(1883年至1948年)秉承古法小磨香油技艺首创的。崔振方严格按古法工艺制作香油,它有:选料讲究、色泽深润、味道先涩后香、香味纯正,气泡消失快,遇水时起大油花而且极薄等,集上品香油特点于一身。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除了食用外,它具有软化血管、润肠通便、止咳、润嗓的功效,同时它又是中医炮制烫伤药膏剂和直接治疗轻度烫伤首选的主要材料。
加工过程:1、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所选芝麻只用河南省平舆县及周边县份的优质芝麻。2、去杂质,清洗芝麻、晾干芝麻。3、炒芝麻:香油香不香,关键在炒上,(一句话很简单,但真正能把火候掌握到恰到好处的技师少之又少。)4、石磨磨浆。5、球锤荡油(兑浆)。6、起油。7、包装(装入瓷器、玻璃容器)。
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是家族世代单传。主要是以:口传心授方式,对外密不相传,至今已是四代单传。现在的传承人(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崔成才(1973年至今),拟第五代传承人崔成才的女儿:崔华敏(1997年至今),儿子:崔华鹏(2005年至今)。
分布区域:
小磨香油的溯源可追溯至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至今有1800年的历史。不过那时的香油不是以食用为主,而主要用于治疗烫伤和军事,我们可从陈寿《三国志.魏志》的描述中窥见一斑。香油作为食用油和调味品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两晋时期,至今也有1600多年的历史。香油作为食用油和调味品深受人们的喜爱,食用香油一般是用白芝麻制作的,黑芝麻制作的香油多用于中医治疗烫伤、通便、止咳,同时它又是炮制中医烫伤药和治疗烫伤的主要辅料,兼食用和药用双重价值,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现在香油制作和生产大多转为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手工生产的越来越少。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仍秉承古法榨制工艺,至今传承四代,其产品主要分布:山东省十六地市各县市区,京津地区各县市区,华北、华东、东北地区的部分县市区,东北三省等县市区,港、澳、台地区,国外主要是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等国家。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项目所在地坊子区,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潍坊市的市辖区之一,总面积346.55平方千米,人口24.4万。区内铁路、公路纵横交错,济青客运专线、济青高速公路,潍莱高速公路、潍日高速公路、国道206、309均通过本区,拟建京沪高铁二线将穿过本区,济青高铁北站、潍坊机场、潍坊北港近在咫尺。著名的鲁能足球学校和乒乓球学校坐落在城区。该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古国斟鄩国、桑犊国、杞国遗址、乐都古城城遗址,潍坊风筝小镇就在本区九龙街道,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坊茨小镇坐落于本区的老城区。20世纪初德、意、英、美、日等国就在本区的坊茨小镇设领馆、开煤矿、办公司、开洋行,久负盛名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就在此起家。本区矿藏丰富,能源充盈天虞,其中膨润土储量占全国的25﹪。本区属北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极端高温41.2摄氏度、极端低温零下21.6度,最大冻土深度500mm,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本区地势南高北低,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
历史渊源:
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可追溯到东汉三国时期,至今有1800年的历史。它是用白芝麻和黑芝麻籽经过炒、磨、提等多道工序获取的麻油脂(也称为麻油),由于它具有独特浓郁的植物油香味所以称为:香油。崔振方是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项目的首创。崔振方出生在潍县崔家庄村,崔家庄村600多年的历史,明朝中期就有许多村民制作香油,据记载清乾隆年村里就有香油小作坊几十家。崔振方祖上世代以务农为生,农闲时也制作香油卖了补贴家用。那时的小作坊制作的小磨香油质量参差不齐,这与作坊主的选料和技艺、工艺有很大关系。崔振方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观察,总结出了制作优质香油的方法。他认为要制作出优质香油必须遵从古法工艺,但最重要是原料的选取,没有制作香油的优质芝麻,再好的技艺也制作不出优质香油。通过多年的考察,认为产自河南省平舆县周边的芝麻最好。从那时起他家的作坊只用河南平舆产的白芝麻和黑芝麻制作香油。他又通过外出学习香油古法制作技艺,创出了“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这一产品。第一代传承人崔镇方于1907年举家迁至坊子后,在坊子火车站附近开起了香油坊,他秉承古法工艺制作香油,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创新,首创:“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技艺,这一技艺为世代单传,传承主要以口传心授,家族世代单传形式传承,由崔镇方(1883年至1948年)传给其子崔炳甲(1918年至1987年),崔炳甲传给其子崔福宗(1941年至今),再由崔福宗传给其子“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崔成才,(1973年至今),传承至今有一百一十年的历史。
主要传承人、传承群体:
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从创始人第一代传承人崔振方算起已传承四代,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第一代传承人崔振方(1883年至1948年)祖上以务农为生,农闲时制作香油卖了补贴家用。在实践中发现市场上的香油质量参差不齐,年轻时就想自己制作品质好的香油,他发现要制作品质优良的香油必须遵从古法工艺,选料是关键,如果没有好的原材料,想制作优质香油是不可能的。通过多年的考察他发现河南省平舆县一带的白芝麻、黑芝麻品质是中国最好的,从那时起他的作坊制作的香油原料全部采用优质的河南平舆芝麻。
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是以口传心授世代单传方式传承。传承人有: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的曾祖父:崔镇方(1883年至1948年),他从原材料选取上开始,精心研究古法工艺制作香油。第二代为其祖父:崔炳甲(1918年至1987年),承袭父亲的技艺,扩大生产规模,在工艺上力求更加精湛。第三代为其父:崔福宗(1941年至今),在承袭祖父、父亲的技艺基础上,有所创新,尤其是在炒制芝麻技艺上,其火候比祖父和父亲掌握的更精确,并在产品包装上有新的创意,为打开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崔成才,(1973年至今),他认为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承袭祖上的技艺,遵从古法工艺,如果让产品质量稳定,必须有所创新,就必须走标准化、程序化、数字化的道路,必须融入现代科学技术。他把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的所有数据存入计算机中,用数控的方法精确控制生产工艺,让香油品质更加稳定,同时改进产品的包装,使其外观更加精美。现拟第五代传承人两人为其女:崔华敏(1997年至今),其子:崔华鹏(2005年至今)。
主要特征:
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的核心要素:它继承了中国传统中医“药食同源的要素”,蕴含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特征如下:
1、药效: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既是食用和调味品,也是中医治疗、调理某些疾病和炮制中药膏剂的主要材料。尤其是黑芝麻香油有:软化血管、抗衰老、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保护声带和嗓子、保护口腔和胃黏膜、养颜生发、产后催乳、滋养肝肾等功效。
2、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色泽深润、明澈透亮、味香醇厚、保质期长、易保管的特点。
3、实用价值高: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使用价值极高,它既是日常的食用油和调味品,也是养生补品,又是药用价值极高产品。
4、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秉承古法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承袭传统中医药食同源的中医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重要价值:
文化价值: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秉承了传统中医药食同源的文化理念,尤其是黑芝麻香油,与本草纲目中所述:服黑芝麻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面光泽不饥,两年白发返黑,三年齿落更出。用黑芝麻制作的香油兼有本草纲目所述的一切特性,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历史价值: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秉承古法小磨香油技艺,延续了香油制作技艺1800多年的传承,为研究传统中医“药食同源文化”提供了历史可溯源的价值。
实用价值: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既是食用和调味品,又是药补佳品,其色、香味广为人们所接受,其价格相对适中,受众极广。
经济价值: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其经济价值可观,它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食谱中,药食同用,需求量巨大,其附加值高于传统的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同时具备药食共用的特点,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研价值:本项目的产品基础材料:芝麻,集食用和药用功能于一身,我们可以把大自然恩赐的这一植物进行深入科学研究,力争在研究中发现新的东西,更好地服务人类。
存续状况:
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存续状况,主要以家族世代单传传承,传承形式以口传心授为主。四代单传至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崔成才这里,有一百一十多年的历史,可谓面临濒危局面。但本项目传承人崔成才已经制定全面的传承规划,为这一传统技艺打破家族世代单传的桎酷提供可能。他计划实施走向社会群体传承的模式,保护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现在传承群体有六人,计划五年内培养代表性传承人三人。
本项目已在坊子区坊茨小镇4574院内建有传习所一处,其建筑面积约230平方米,传承群体每月都在传习所内进行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技艺的传承、学习、演示、科研活动。
现阶段项目的辐射范围较为广泛,其产品辐射山东境内十六地市的所有县市区,省外的有: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港澳台地区,国外是要涵盖东南亚、南亚地区。
相关实物及文化场所:
1、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的实践工具有:原材料精选机、清洗机、石磨、炒锅、榨油机、储料仓、包装盒、成品玻璃容器、簸箕、炒制原料工具、工作隔离衣、帽等。
2、相关制品有:白芝麻酱、黑芝麻酱,炒制黑芝麻(俗称芝麻盐),黑芝麻香油、白芝麻香油。
3、文化场所:现建有项目传习所一处,面积约230平方米,传习所主要功能:定期进行该项目技艺的教习、演示、向社会受众进行技艺演示、技艺传承、科研、实践和电子化教习等活动。
4、计划今年十月份建成100平方米的展室一处,用于技艺内容图文展示,产品展览,与传习所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承体系。
5、由于项目的传习所在坊子区德日式建筑群坊茨小镇4574院内,受众在传习所活动后,也可同时领略坊茨小镇的独特风光,了解坊茨小镇的历史,接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完成一次项目传承和旅游融合的体验。
保护单位保护能力情况:
潍坊市坊子区传承香油店作为项目的保护单位,有能力为项目的传承、保护、发展提供保障。项目的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崔成才(1973年至今),男,汉族,现年48岁,潍坊市坊子区人,是保护单位的法人代表,项目保护组织负责人。现在的项目传承团队有六人他们是:崔成才、崔华敏、李金梅、郑甜甜、崔华鹏、李子涵。
保护单位计划五年内为项目提供保护资金75万元,用于项目的挖掘、保护、传承、科研、培训、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具添置更新、项目进校园和进社区、免费培训社会从业者等。75万元保护资金分配计划如下:2021年15万元、2022年20万元、2023年15万元、2024年10万元、2025年15万元。
现有传习所一处,建筑面积约230平方米,传习所功能主要是进行:技艺的挖掘、传承、科研、教习、技艺传承演示、向社会开放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保护单位为项目的更好传承,分别成立了三个项目保护小组:1、保护小组:组长崔成才,成员:崔华敏,郑甜甜。2、科研小组组长:崔华敏,成员崔成才,李子涵。3、项目监管小组组长:李金梅,成员崔华敏。
本项目计划2021年内建成项目展室一处,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主演用于:项目技艺的图文展示,项目保护成果影像展示,产品展示等。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与取得的保护成效:
坊子老街原芝原味·小磨香油制作技艺项目现采取的保护措施,能为保证项目的传承、保护、发展、创新提供组织、资金、人员、技术支撑。主要措施如下:
1、计划五年内提供项目保护资金75万元,用于项目的:挖掘、传承、科研、发展、创新、培训、培养项目传承人3人,添置教习用具和生产、设备、组织项目进校园和进社区、免费培训社会从业者,修建项目展室一处,用于项目技艺图文展示、产品展示、项目保护和科研成果影像展示等。
2、成立项目保护机构:保护小组、科研小组、监管小组,从组织架构上保证项目传承的有效延续。组织架构三个小组的职责分别是:
项目保护小组:负责项目的挖掘、传承、保护、科研、创新、培养传承人、组织员工及传承人外出交流学习,项目进校园和进社区、传习教习演示等工作。
科研小组职责:负责项目科研、同时挖掘芝麻这一植物其它特有的特性和利用价值,整理科研成果并向保护小组提供第一手可行性资料,建立项目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布科研和实践成果,为项目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监管小组职责:实施监管项目的保护、传承、科研、创新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对保护资金使用实施全程监控,保证项目保护资金不被挪用,做到专款专用,发现资金使用不合理时有冻结资金的权利和否决权利。
五年保护计划主要内容:
1、五年内投资75万元,用于项目的保护、挖掘、传承、创新、科研、创新、技艺演示、教习、设备和教学教具添置、外出交流学习、项目进校园和进社区、培养传承人三名等。
2、项目保护小组职责:负责项目的挖掘、保护、传承、创新、科研、培养传承人、组织项目进校园进社区,组织员工和传承人外出学习交流,组织技艺教习、工艺演示,参加课题科研等工作。
科研小组职责:负责项目科研,挖掘芝麻这一植物的其它特性和利用价值。提出科研课题可行性报告,建立项目纸质和电子档案,为项目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监管小组职责:实施监管项目的保护、传承、科研、创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对项目资金运用情况实时监控,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发现资金被挪用时有冻结资金的权利和否决的权力。
3、现有传习所一处,面积约230平方米,计划2021年内建设项目展室一处,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传习所和展室所具备的功能能确保项目的教习、传承技艺演示、多媒体教学、产品展示、对外交流等。
项目传承模式不再实行家族世代单传、口传心授的模式,采取团队传承和向社会公开模式,目的是不至于出现传承断代,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非物质文遗产的博大精深,让更多的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保障措施:
1、五年内为项目提供75万元的项目保护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
2、成立项目保护机构分别是:保护小组、科研小组、监管小组,(其组织架构、人员、职责,已在五年保护计划、五年计划预算编制情况中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3、现在项目技艺的传承已改变家族世代单传的模式,走向群体传承、社会传承,为的是保证项目传承技艺不出现断代。现在有传承团队有六人分别是:崔成才、崔华敏、李金梅、郑甜甜、崔华鹏、李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