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潍坊市坊子区图书馆官网!

刘氏烫伤膏

发布时间:2021-08-30 18:50:29 浏览量:

       项目总体概况

“刘氏烫伤膏”所在区域为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坊城街道。

分布区域:十九世纪中后期主要分布在山东的潍县、昌乐、青州、安丘、临沂、莒县、烟台、青岛、威海、寿光、东营、淄博等县份。二十世纪扩展到河南、安徽、天津、北京、陕西、山西、东北等省份,二十一世纪遍布全国各地。

历史沿革:“刘氏烫伤膏”是十九世纪中叶,山东潍县人刘云理首创,后经第二代至第五代传承人传承至今。他们分别是(按传承顺序):刘云理、刘学禄、刘汉田、刘玉昌、刘靖华。

基本内容:中医药治疗烧烫伤历史悠久,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诊断烧烫伤主要以看伤情、伤势,判断烧烫伤轻重程度,询问原因、受伤时间、做过何种处理、做过何种药物、有无慢性病史及过敏史。主要成分有滑石粉、白芨、黄柏、乳香、没药、硼砂、地骨皮、黄连、丹皮、三七、公英等,将配方药研磨成细粉调成膏剂待用。

特征:制作简单实用,工具简单,不需要大的场地和设施。使用方便,易携带,愈合快,不留疤痕,经济实惠,受众广泛。

文化和社会功能:“刘氏烫伤膏”是一剂简单膏剂,但它却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它受众广泛,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便普通群众能得到实惠。历经五代集传承、实践、创新、发展为一体,其文化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基本内容

人类认识烫伤源自蛮荒时代的自然野火,烫伤是因火和高温对人体表面组织的灼伤,轻者留下伤疤,重者丧失生理机能,甚至危及生命。自人类学会利用火以后,尤其是化学能用于战争后(如凝固汽油弹、核辐射灼伤、爆炸物引爆次生灾害)伤及无数无辜,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恐惧和伤害,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疏忽造成烧灼伤也是疼痛难耐。

中国的中医药治疗烧烫伤源远流长,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烧烫伤的秘方很多,不同地域的药方、秘方中的药物组成成分、剂量也不尽相同。民间治疗烧烫伤的秘方主要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般秘不外传。“刘氏烫伤膏”是一款调和膏剂,主要用于烧伤、烫伤、褥疮及其他外伤,经过100多年的实践、创新、完善和传承而成的。它主要依据烧烫伤时间、创面大小、深浅等判断创伤的轻重程度,近代更辅以清创、消炎等技术,有效减轻疼痛,加快创伤的愈合以及表皮快速修复。本烧烫伤药膏主要精选滑石粉、白芨、黄柏、乳香、没药、硼砂、地骨皮、黄连、丹皮、三七、公英等30多味天然中草药,经过筛选、晾晒、粗炒、细炒、研磨、精筛、调制、无菌消杀密封等多道工序,经过严格的配比,采用纯天然的油料精制而成。完成后置于密封玻璃瓶或瓷罐中,于阴凉避光处静置多日即可使用。本药膏组方科学,工艺严谨,效果显著,未发现有过敏、感染等不良反应,在民间口碑极好。

分布区域

该烧烫伤药膏的主要分布区域:19世纪中后期主要分布于山东的潍县、昌乐、青州、安丘、临沂、莒县、烟台、青岛、威海、寿光、东营、淄博等区域。到20世纪初,因为战争原因,流民增多,该烧烫伤药膏逐渐辐射到河南、安徽、天津、北京、陕西、山西、东北等省份乃至全国各地。由于该烧烫伤药膏治疗烧烫伤效果显著,在那个缺医少药的战争动乱年代,为减少百姓烧烫伤疾苦发挥了巨大作用。进入21世纪,我国的物流和信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目前该烧烫伤药膏已推广到全国各地。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坊子区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潍坊市的市辖区之一,总面积346.55平方千米,人口24.3万人。区内交通发达,辖区内有胶济客运货运专线,潍莱、潍日、济青高速公路穿城而过。国道、机场、济青高铁北站、潍莱高铁、潍坊港近在咫尺。全国著名的鲁能足球和乒乓球学校、坊茨小镇坐落在主城区。该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桑犊、杞国、乐都遗址。20世纪初德、日、英、美等国在此开设领馆,开煤矿、办公司、开洋行,久负盛名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就发迹于坊子。著名的坊茨小镇境(德日式建筑群)就坐落在老城区,区内物产丰富,自然矿藏丰富。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8摄氏度,极端高温41.2摄氏度,极端低温21.6摄氏度,年降雨量500—700毫米,最大冻土深度500毫米,无霜期约195天,土地资源丰富。

历史渊源

人类自从开始用火以来,烧烫伤的发生就伴随在人们生活的左右。中医对烧烫伤的治疗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后来人类又把火用于开采矿藏、烧荒种田、冶炼和战争,因此烧伤灼伤者众多,怎么快速治疗烧灼伤的难题摆在了医者面前。中国古代治疗烧烫伤主要是以中医为主,到了汉代受华佗等名医的影响,外科烧灼伤药大量涌现,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痛苦。中药治疗烧烫伤的方剂很多,但疗效好的却少之又少。

“刘氏烫伤膏”历史悠久,至今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经长期实践不断探索的方剂。由清朝末年潍县坊子店张家柳沟刘云理(1869年-1932年)在前人烧灼伤药剂验方基础上,经改良、实践、验证后首创。在潍县坊子一带用“刘氏烫伤膏”解除了众多伤者的痛苦。后刘云理(1905-1975年)将秘方传给其子刘学禄,刘学禄又将秘方传给其子刘汉田(1922-1994年),他们均是在坊子周边一带为群众治疗烧烫伤。刘汉田又传给其子刘玉昌1934-2015年(传承人刘靖华的父亲)。刘玉昌1959年考入潍县卫生学校,毕业后响应国家“扎根农村”的号召,主动放弃了城里医院工作,回到家乡张家柳沟村,为当时医疗条件落后、缺医少药的周边乡亲们服务长达56年,直至2015年去世。刘玉昌在从事乡医治疗烧烫伤期间,通过长期的实践、科学的论证,对秘方作出了不断的调整,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有效解决了伤口刺痛、发炎、愈合慢和愈后留疤痕问题。刘玉昌又将改良后的烧烫伤秘方传给了传承人刘靖华,刘靖华在对秘方长期推广使用和潜心研究后做了进一步完善,解决了药膏易干燥脱落的技术障碍,形成了现在的“刘氏烫伤膏”。

主要传承人、传承群体

“刘氏烫伤膏”传承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近五代传承为:

第一代:刘云理,男,山东潍县人,1869年-1932年,在前人烧烫伤验方上进行了改良,主要是应对当时战争炮火烧灼伤和化学物质爆炸烧灼伤。

第二代:刘学禄,男,山东潍县人,1905年-1975年,与刘云理父子关系,在继承父亲药方基础上,经过改进配方成份,在真皮烧灼保护方面卓有成效,使患者烧灼伤处无明显疤痕,明显减轻了患者的心理阴影。

第三代:刘汉田,男,山东潍县人,1922年-1994年,与刘学禄父子关系,在继承父亲药方基础上,着重添加了研究婴幼儿患者的烫伤,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第四代:刘玉昌,男,山东潍县人,1934年-2015年,与刘汉田父子关系,继承了上三代传承人的方剂,适当调剂了药方利用量,主要是让患者创伤处不留疤痕,药效达到最佳效果。

第五代:刘靖华,女,潍坊市坊子区人,1970年至今,与第四代传承人刘玉昌是父女关系,中专学历。因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对医学、特别是中医药有深厚的兴趣。在潍坊卫生学校中医专业毕业后,师从其父刘玉昌,潜心研究烧烫伤机理,对“刘氏烫伤膏”的用药组方,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了药理分析,对其用量进行了科学优化,对制作过程进行了改良。尤其是在真皮烧灼伤严重的情况下,不留疤痕有了重大突破。拟第六代传承人:徐博文,男,潍坊市坊子区人,2007年生人-,与刘靖华是母子关系,刘云:女坊子区人,1993年生人-,是刘靖华的侄女。

主要特征中医药治疗烧灼伤历史悠久,民间秘方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由于时代、地域不同,各具特色,但达到用药时间短、见效快、不良反应少且愈合后不留疤痕的秘方少之又少。

“刘氏烫伤膏”是中医外敷药膏复合方剂,它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烧烫伤部位,烧灼伤介质、烧灼伤程度等,通过辩证,依据烧灼伤特点,根据季节不同、受伤程度不同及人群体质不同等进行辩证调理,对秘方进行调整。尤其是第四代传承人刘玉昌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反复实践,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药方中的主药进行原生地野生草药和人工种植草药进行比对,对使用剂量进行比对,通过二十多年的反复实践,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刘氏烫伤膏”,后经第五代传承人刘靖华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更进一步完善了秘方,取得了止疼快、愈合快、愈后无疤痕的效果。“刘氏烫伤膏”配制简单实用,不需要大场地、大厂房,易复制,使用方便,见效快,无不良反应,是当前治疗烧烫伤及各种外伤及疮疖的一剂良方。“刘氏烫伤膏”,属于可调整复合配方,其用药中无名贵中药,制作工艺相对简易,成品可在常温下,在相对长期保存下而不失效。使用简便,经济实惠,受众广泛,一般工薪阶层和农民能承担得起,是一剂济世解痛良药。

重要价值

实用价值:“刘氏烫伤膏”是一剂治疗烧烫伤的良方,它取材广泛,无需名贵稀缺中药,制作工艺简单,携带方便,可以作为居家常备用药,可随时随地使用。

经济价值:“刘氏烫伤膏”组方科学实用、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率低,经济实惠,是普通老百姓都能负担得起的一剂良药。它使用方便、易包装、易携带、易储存,在阴凉避光处密封存放十年不变质,再使用时保证药效作用不减。

文化价值:“刘氏烫伤膏”是一剂治疗烧烫伤、各种外伤、疮疖的良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中医药的智慧结晶,它历经五代人的传承、研究、创新,为传统中医药治疗烧烫伤做出了具有历史性的贡献。

存续状况

传统中医药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继承、发展、创新是我们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刘氏烫伤膏”历经五代人的传承、实践、发展、创新,实属不易,到现在都是世代单传。现在代表性传承人刘靖华,还在不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刘氏烫伤膏”进行优化,可喜的是已经有许多人愿意参加对“刘氏烫伤膏”的研究,有望破解世代单传的魔咒。“刘氏烫伤膏”现在受众范围已达二十多个省、市区,主要是东北、华北、华东等区域,这得益于现在物流和网络的发达。刘靖华做为现在代表性传承人仍在不懈努力,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刘氏烫伤膏”,将其向全国各地乃至世界推广,让全世界都能领略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和精深,并且计划将儿子徐博文,侄女刘云培养为第六代传承人。

相关实物及文化场所

本项目实践工具有:药碾、药臼、粉碎机、杆称、桌子、凳子、细筛、铁锅、铁铲、不锈钢盆、毛刷、玻璃瓶、瓷罐、环保包装纸、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相关制品:膏剂

主要文化场所在:坊子区徐家大路第二卫生室。项目不定期的邀请群众观看配药、制作、包装的全过程,演示烧烫伤诊断治疗过程。通过对患者的望、闻、问、切诊断伤情、病因,讲解烧烫伤及其它外伤的伤情特点和治疗过程,帮助广大群众了解中医药知识,充分了解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同时也纠正了部分人对中医中药的偏见,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弘扬传统中医药活动中来。

    保护单位保护能力情况

“刘氏烫伤膏”至今有150多年历史,历经五代传承,刘靖华是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刘靖华出身中医世家,自小就喜爱民族传统文化,尤其喜欢对中医药研究,上学时利用假期跟随其父刘玉昌老中医认药、碾药、制作制剂。上初中时就经常在学习之余,向父亲学习烧灼伤机理、治疗方法、用药方法,学习中医医学书籍。父亲见她喜欢中医,于是经常给她传授中草药的知识。后刘靖华又考入潍坊卫生学校进行系统的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学习。刘靖华现任坊子区坊城街道徐家大路第二卫生所所长,专事“刘氏烫伤膏”的研究、传承和保护工作。诊所内专门设有“刘氏烫伤膏”的加工场所,配有加工工具、器具、储藏等设施。

目前保护传承资金充裕,诊所优先考虑“刘氏烫伤膏”资金的使用和场所的利用。现在诊所专门成立了“刘氏烫伤膏”科研小组,科研小组成员。组长:刘靖华,成员:刘云、徐知民。拨专款添置科研设备,组织成员到其他省市学习交流,借鉴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计划五年内培训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人,为“刘氏烫伤膏”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人才储备。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与取得的保护成效

作为传承保护单位:徐家大路第二卫生室对“刘氏烫伤膏”项目提供下列保护措施:

1、制定了“刘氏烫伤膏”项目五年保护计划,开展了学术交流、项目进校园、对坊子区内特困烧灼伤患者免费诊疗和赠药等。

2、已建成产品展室,把“刘氏烫伤膏”的产品公开展示,包括制作过程、储存方法、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均用图文和多媒体的形式展现。

3、每年组织一次项目进校园活动,向中小学生传播非遗知识及中医药知识,进行项目演示,让孩子们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年保护计划主要内容

1、五年投入保护资金70万元,建设200平方米以上的传习所,两年内建成项目传习所,为项目展示、产品展示、传授、教习提供良好的环境。用于:科研、培训项目传承人,五年内培训2-3名代表性传承人,为“刘氏烫伤膏”的传承储备人才。

2、成立科研小组,对“刘氏烫伤膏”进行深入研究,小组成员组长:刘靖华,成员:刘云、徐知民,科研小组展开课题研究,组织更多和有效的复合方剂,造福广大患者。

3、组织代表性传承人到其他省市学习交流,汲取其他省市烫伤非遗项目的精髓为我所用,结合我们的科研成果,找出不足,为项目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4、建立患者档案,及时记录患者的烧烫伤伤原因、年龄、民族、生活区域,并对治疗情况进行跟踪对比,形成有科学依据的参照系统,以进一步发展完善。对所有患者建立信息档案,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区域,用药记录,病程跟踪。

5、每年组织项目进校园活动,资助坊子区内烧灼伤特困患者,向他们提供免费诊疗和免费送药。积极参加各种非遗传承活动,积极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宣传保护

保障措施

1、两年内建成项目传习所,四年内建成产品展室。五年内培养代表性传承人2-3名,每年组织项目传承人、学员到其他省市学习交流。定期组织代表性传承人至上级医疗机构学习和培训,每年组织一次项目进校园活动。

2、成立科研小组,对项目进行系统研究,科研小组成员组长:刘靖华,成员:刘云,徐知民。

3、建档记录:对已有记载的和新的受众建立电子档案,记录治疗过程及跟踪治疗效果。为代表性传承人整理历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方剂调整依据、效果跟踪调整等。

4、诊所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计划五年投入保护经费70万元,用于项目的保护、科研、培训、建设传习所费用,并做到专款专用。建立以所长为主的项目保护责任制,主要督导项目的规划和实施细则的落实、资金使用、成果发布、群众信息反馈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