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高粱烧制作技艺
发布时间:2021-08-11 18:47:05 浏览量:
项目总体概况:
吴氏高粱烧技艺。项目所在地在坊子区坊城街道张家柳沟村。吴氏高粱烧技艺作品主要分布范围:山东省十六地市大部分县份,以及华北、东北地区的部分县市区。
该项目技艺有第一代传承人吴希闽于1894年首创,历经第五代传承人:吴希闽、吴桐、吴荣昌、吴增、吴夕文传承至今已有127年的历史。
基本内容:吴氏高粱烧技艺承袭中国古法粮食酒制作技艺,其技艺工艺流程如下:1、制曲,主要以小麦接种培曲,主要是培养传统的土曲、肤曲、麦曲,采用泥瓮发酵。2、选料:本项目技艺所选粮食,只选黑龙江省佳木斯、鹤岗、七台河产的优质高粱作原料。3、蒸粮:分洗粮、泡粮、初蒸、复蒸直至高粱蒸制爆开,就是俗话说的开花,这一过程需36小时左右。4、培箘:将蒸好的高粱加入土曲,充分搅拌静置24小时。5、发酵:将培好菌的高粱装入陶缸发酵40天。6、取酒:把在陶缸内发酵40天高粱,分层放入蒸锅,按上、中、下段取酒后,把三段所取酒充分搅匀,装入盛酒的陶缸封存静置避光窖藏。
本项目现在的实践方式:一改过去口传心授世代单传的模式,采取集体传承,现在传承队伍已有六人,分别是:吴夕文,吴一斐、吴一帆。项目依托保护单位:潍坊坊泉酒业有限公司,在公司内建立传承团队,目的是摆脱家族世代单传的模式,不至于技艺出现断代传承的濒危境地。
本项目的特征:1、其作品烈而不冲、醇厚绵口,回味悠长,作品秉承古法要求,不掺加任何添加剂,不使用任何香精,是天然的绿色作品。2、小饮怡情,有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抗寒御寒、祛除内湿的功效。同时有药食两用的特征,其作品53度及53度以上的白酒可用于炮制中药药酒。3、吴氏高粱烧技艺承袭五千年中华酒文化的基因,是中国酒文化中的瑰宝,于上古酒文化一脉相承。4、吴氏高粱烧技艺作品53度纯高粱酒,价格低廉,受众十分广泛,一般工薪阶层都能消费得起。
基本内容:
我国的酿酒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中期时代,距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史记.殷本纪》就记载了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叙述,我们可从山东莒县出土的酿酒和饮酒的陶器具:陶盉、鬹、高足杯、觚、爵、壶、角可以佐证其真实性。蒸馏白酒的出现最早出现在北宋,《宋史中记载》腊酒蒸鬻,侯夏而出,正是今天大曲酒的传统制作方法。吴氏高粱烧正是承袭古法酿酒技艺,制作出绵口醇厚,风味独特纯粮食白酒。吴氏高粱烧技艺,为家族内传承,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世代单传。从第一代传承人吴希闽开始传承五代到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吴夕文,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现拟第六代传承人两名:吴一斐,吴一帆,为吴夕文子女,系双胞胎兄妹
其工艺主要是:1、制曲,主要以小麦接种培曲。2、选料,只选东北优质高粱作为酿酒原料。3、蒸粮,分洗粮、泡粮、初蒸、复蒸直至所正高粱爆裂开,整个过程需36个小时。4、培箘,将蒸制好的高粱加入土曲充分搅拌培箘24小时。5、发酵将配好菌的高粱装入陶缸发酵40天。6、制酒,将发酵好的高粱分层放入蒸锅,按古法技艺,分时段取上、中、末酒浆充分融合制出53度白酒。7、将成品酒装入陶缸静置窖藏。
分布区域:
吴氏高粱烧酒技艺,从1894年由第一代传承人吴希闽首创,传承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吴氏高粱酒由于初期产量很小。仅限于在当时的潍县、安丘、昌邑一带分布,从第三代传承人吴荣昌开始,扩大了生产规模后分布区域逐步扩大,现在已分布到山东省十六地市大部分县份以及东北和华北地区。主演分布县份:除潍坊市十一个县市区,山东省内有:胶州、即墨、栖霞、乳山、招远、莱州、章丘、博山、淄川、沂水、兰陵、滕州、鱼台、无棣、东阿、高唐、宁津、庆云、曲阜、郯城等县市区。华北地区有:邯郸、衡水、张家口、榆林,东北地区有:旅顺、长海、庄河,盖州、大石桥、延边、丹东、呼兰、绥芬河等地区。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本项目所在区域潍坊市坊子区。坊子区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潍坊市的市辖区之一,总面积361.7 平方千米,人口24.4万。区内交通发达,济青高速、潍莱高速、潍日高速、济青高速中线、胶济铁路客运专线、济青高铁专线、拟建京沪高铁二线、国道309、206从区内通过。潍坊火车站、潍坊高铁北站、潍坊机场近在咫尺。著名的鲁能足球学校和乒乓球学校坐落在城区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群坊子德日式建筑群(坊茨小镇)、坊子区博物馆坐落在坊子老城区。该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斟鄩古国、桑犊古国、杞古国、乐都古城。20世纪初德、美、英、日等国在此设领事馆、开煤矿、商埠、办公司、开洋行,著名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就发迹于坊子。该区矿藏丰富,资源充虞,地下矿藏主要有:煤炭、膨润土、工业用黏土、紫砂石、沸石、石灰岩、珍珠岩、矿泉水等20多种。本区属北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七月份为主汛期,年平均降雨量为500至700毫米,年无霜期195天。农作物一年两熟,全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极端高温41.2摄氏度,极端低温零下21.6摄氏度。冬季最大冻土深度500毫米。区内地势南高北低,土地资源丰富。本项目所在地在潍坊市坊子区坊城街道张家柳沟村。
历史渊源:
我国的酿酒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中期时代,蒸馏技艺酿造白酒可追溯到北宋时期,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白酒酿制的原材主要以五谷和薯类为主,大多用几种粮食按比例混合酿造(比如著名的五粮液),也有用单一品种粮食酿造(比如高粱大曲),吴氏高粱烧技艺就是承袭古法用单一粮食品种制作白酒,从第代传承人吴希闽(1850年至1914年)首创,最初流传在现在的潍县、昌邑、安丘一带。
吴氏高粱烧技艺由第一代传承人吴希闽于1894年首创,由其传给他儿第二代传承人的儿子吴桐(1869年至1937年),由吴桐传给其子第三代传承人吴荣昌(1891年至1966年),由吴荣昌再传至其子第四代传承人吴增(1908年至1986年),由吴增传给其孙现在的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吴夕文(1966年至今),现拟第六代传承人两名:吴一斐,吴一帆(吴夕文的双胞胎子女,2001年至今)。
吴氏高粱烧技艺,是家族内传承,世代单传,传承形式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世代单传,现处于传承濒危状态,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吴夕文,现在规划改变家族世代单传模式,以结束吴氏高粱烧技艺的濒危状态。
主要传承人、传承群体:
吴氏高粱烧技艺由第一代传承人吴希闽首创,吴希闽(1850年至1914年)承袭古法单一粮食蒸馏工艺制作纯粮食酒。他在制曲、选料、蒸粮、培箘、发酵、取酒、贮存等工艺上做得一丝不苟,制作出的白酒以味道纯正、醇厚绵柔,口感好著称,很快就在潍县、安丘、昌邑一带落地销售。第二代传承人吴桐(1869年至1937年)继承父亲的制作技艺,在培箘的温控上有所改进,使培箘时间有所缩短,发酵的速度有所加快,为以后扩大制作规模奠定了基础。第三代传承人吴荣昌(1890年至1966年)继承父亲的制作技艺更强调原料的纯正性,他只选东北产的优质高粱为酿制原料,主要采购地为:佳木斯、七台河、鹤岗等地。他用东北优质高粱制作的酒有:烈而不冲,不上头,口感绵长而著称,很快在山东许多县份打开了销路。第四代传承人吴增(1908年至1986年)在继承父亲的技艺上,在培箘温控、制曲上一改传统的估量办法,采用现在温度计控温,更好的直观培箘、制曲整个过程,同时扩大了制作规模。第五代代性传承人吴夕文(1966年至今)继承祖父吴增的技艺,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吴氏高粱烧技艺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数字化处理,把传统的工艺用数字表达,更直观的控制技艺流程的各环节,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失误和其它因素的干扰,为吴氏高粱烧技艺在传承上提供了技术支撑。
吴氏高粱烧技艺现在有传承人一人,拟定传承人两人,吴夕文已制定吴氏高粱烧技艺集体传承规划,五年内参与传承的人不少于六人。主要依托保护单位:潍坊坊泉酒业有限公司,在公司内建立传承团队,从而改变这一技艺世代单传模式。
主要特征:
吴氏高粱烧技艺自1894年有吴希闽首创至今已传承五代,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吴氏高粱烧技艺的核心要素是;秉承古法单一粮食品种制作高度白酒。它选料讲究,只用产自黑龙江省佳木斯、鹤岗、七台河的优质高粱作原料。在制曲、培箘、泡粮、蒸煮、打量水、堆积、降温、加曲、发酵、蒸馏、取酒、贮藏等工艺上严格按古法技艺流程操作。即便现在采用数字化表达,也是遵循古法技艺,其核心技艺要素仍然不变。
特征:吴氏高粱烧技艺的作品—高度白酒,它有烈而不冲、醇厚绵柔口感好的特点。主要表现有:1、药食两用的特征,饮酒者小饮怡情,有促进血液循环,抗寒御寒,祛除内湿作用。2、可用于炮制中药药酒,是炮制中药药酒的首选。3、价格低廉:吴氏高粱烧酒价格低廉,受众广泛,一般工薪阶层等能接受。
重要价值:
1、历史价值:我国的制酒技艺有50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帝王达贵,文人墨客,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酒文化都贯穿始终,吴氏高粱烧技艺,承袭古法技艺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一技艺与中华酒文化一脉相承,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2、科学价值:酒是把粮食通过一系列深加工后得到的物质,它通过酒的制作技艺,把固态的粮食转化为液态,久藏不腐,甚至窖藏上百年后愈加淳厚芬香。这一过程包含着很多的科学原理,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3、实用价值:吴氏高粱烧技艺的作品,尤其是53度以上的纯高粱酒,有药食两用价值。它有小饮怡情,增加食欲,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抗寒御寒,祛除内湿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医炮制药酒的原材料。吴氏高粱烧技艺作品,价格低廉,经济实惠,受众甚广,成为广大工薪阶层消费的首选。
存续状况:
吴氏高粱烧技艺有第代传承人吴希闽于1894年首创,传承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传承以:口传心授,在家族内世代单传。从第四代传承人吴增开始,其技艺作品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分布范围也逐步扩大到了山东省以外的华北、东北地区。
吴氏高粱烧技艺自1894年由吴希闽首创以来,虽然是家族内世代单传,但传承从未间断,其实践着有:第一代吴希闽,第二代吴桐,第三代吴荣昌,第四代吴增,历经127年传承至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吴夕文这里。吴氏高粱烧技艺作品的受众,分布于山东十六地市大部分县份和华北、东北地区部分县市区。
吴氏高粱烧技艺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吴夕文,现在已规划改变吴氏高粱烧技艺口传心授,在家族内世代单传的模式,计划五年内培养传承人不少于六人,依托保护单位:潍坊坊泉酒业有限公司,在公司内建立传承团队,从而改变吴氏高粱烧技艺濒临传承断代的境地。
相关实物及文化场所:
吴氏高粱烧技艺传承实践工具有:储料仓、清洗池、制曲工具、蒸锅、簸箕、锨、木耙、大小陶缸、盛酒玻璃瓶等。
吴氏高粱烧技艺作品:53度纯高粱清香型白酒,53度以上炮制中药药酒用高粱白酒。
文化场所:吴氏高粱烧技艺有210平方米的技艺传习所一处,有100平方米的作品展室一处。传习所的功能是,开展技艺传承,技艺教习、记忆科研、创新研发,向社会开放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开展多媒体教学。作品展室功能,用图文形式展示项目技艺,展示作品,项目技艺档案管理,向社会开放,对外进行技艺交流,展示项目的传承、科研、创新成果。
保护单位保护能力情况:
该项目保护单位:潍坊坊泉酒业有限公司,在职职工38人,公司位于潍坊市坊子区坊城街道张家柳沟村,是专门从事粮食酒酿造的工厂。该项目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吴夕文,是该项目的保护工作负责人。
项目专职保护小组现在有六人,分别是:吴夕文,吴一斐,吴一帆,以上人员已经参与本项目保护工作3年以上。
该项目已建设项目传习所一处,面积约210平方米,建设项目作品展室一处,面积约100平方米。现已投入使用。该项目已成立项目保护机构,共分三个小组,分别是:1、保护小组:组长吴夕文,成员吴一帆,张明瑞,科研小组:组长吴一斐,成员吴夕名,3、监管小组:组长吴夕文,成员解永源。
保护单位和项目传承人承诺:五年内向项目提供保护资金70万元,用于项目的挖掘、保护、科研、宣传、创新、发展。按要求提升、完善传习所设施和展室设施。培养传承人两名,组织项目进校园进社区,组织项目保护机构人员外出交流学习。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与取得的保护成效:
1、 执行国家关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
2、 列入该项目的保护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3、 成立的保护、科研、资金管理小组,专注于项目的传承及科研等工作。
4、 开展对外交流,每年组织项目进校园和进社区。
5、 定期向社会开放现场技艺展示。
建立项目保护档案,用数字化技术收集第收资料,为科研人员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
五年保护计划主要内容:
1、 计划五年内提供项目保护经费70万元,分别是:2021年10万元,2022年15万元,2023年15万元,20241年15万元,2025年10万元。所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完善传习所和作品展室,培养下一代传承人两名,建立档案管理,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数字化档案。
2、 计划成立三个传承保护小组:保护传承小组,科研小组,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实时监控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到专款专用。以上三个小组,负责项目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更好地把项目保护传承好。
3、 项目管理团队保证在保护,传承,教习,展演,组织项目进校园进社区,对外交流展开工作。
4、 保护单位已于个项目小组签订了五年保护计划达成责任书。目的是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5、 五年内培养项目传承人两名,到其他省市自治区交流学习,为本项目的传承、发展、创新提供更多的营养。
保障措施:
1、 五年内向项目提供保护经费70万元,用于项目的传承、实践、教习、科研,项目进校园和进社区,培养下一代传承人两名,外出交流学习,添置更新设备。
2、 成立保护组织机构,分别是:保护传承小组、科研小组、项目监管小组,三个小组常年人数不少于六人。
3、 成绩项目资金管理小组,由项目负责人组长吴夕文,副组长解永源,实时监管资金使用情况,做到专款专用。
4、 极极组织项目进社区进校园活动,让广大群众和学生多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保护单位已经为该项目建设了传习所和作品展室,面积约31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