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潍坊市坊子区图书馆官网!

蛋壳雕刻技艺

发布时间:2019-08-11 18:27:08 浏览量:

项目总体概况

蛋壳雕刻技艺起源于明清时期,成长于民国时期,兴盛于新中国,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地区:京、津、冀、鲁及江南部分省市。

蛋壳雕刻技艺是近年来逐渐兴盛起来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民间艺术这种艺术就是在抽空家禽蛋和其他鸟类蛋液,在蛋壳上用雕刻刀刻绘出图案或文字的艺术,由于蛋雕材料来源广泛,制作成本低廉,投资少,而又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很受大家的喜爱但由于蛋壳壁很薄非常容易破碎,所以蛋雕也是一种制作难度较大的民间艺术种类蛋雕作品的雕刻步骤有七大步骤,其中选好一个好的雕刻材料是基础,对于创作过程中雕刻技法的灵活运用与构图是重点,这也是能否雕刻出一件精品的关键。蛋壳雕刻技艺的艺术价值极高,主要是用石刻、木雕、玉雕技艺在薄薄的鸟蛋和禽蛋壳上创造了不同的艺术形式,从而使蛋壳雕刻技艺作品展现出一种综合性的视觉美。蛋壳的制作主要有:彩绘,镶嵌,浮雕,镂空雕刻等多种技法,其中镂空雕刻为最难的技法之一。一种是用雕刀在表面颜色较深的蛋壳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图案成形后其效果类似于美术中的素描或线条勾勒;另一种是选用质地较厚的鸟蛋、家禽蛋等作为材料,以浅浮雕或镂空的手法进行雕刻。蛋雕作品完成后,还要进行清除蛋液、消毒等处理。

蛋壳雕刻技艺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在我国,明清时期就有做彩绘鸡蛋赠礼的习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蛋雕艺术家们又将普通的蛋壳变成了巧夺天工的蛋雕,成为雕刻领域的一种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它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了绘画与雕刻、平面与立体、静态与动态的审美要素。因此,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美。除此之外,蛋雕艺术品的创作难度大,市场小,精品少,加上易保存,因为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常温下可存放几百年以上不变质,近年来已成为艺术收藏界中的收藏热点

基本内容

蛋壳雕刻技艺是用家禽蛋和野生鸟类蛋壳,通过艺人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彩绘、石刻、木雕、玉雕技法,在薄薄的蛋壳上雕刻出立体感极强的椭圆全旋艺术作品。作品主要内容以表现:人物、山水、花鸟、节庆场景、祭祀场景为主,现在的作品中又创新加入了现代科技成果题材,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从选材上大到鸵鸟蛋、小到鸽子蛋,颜色从纯白色、花色、黑色、蓝色、黄色、红色都有,现在的选材遵从野生动物保护法,不提倡用野生鸟类卵作为母材。即便取材需要野生鸟类的卵,也是用人工繁殖的鸟类的。

选蛋:选择蛋壳应以中年(鸟、禽)生的蛋壳较为适合,因中年鸟禽生理状况较健全,所生蛋蛋壳厚度较均匀,外表也比较光滑鲜亮。

钻洞:在蛋的顶端,用铅笔画一个如吸管大小的洞,再用刀依线轻划,刻划一圈后, 用刀依圆直径刻点,使压力分散,用转蛋不转刀的方式刻入,直到点边成线,再用刀子切入取出,钻洞即完成。打好洞后,在蛋身打几个小孔,利用空气对流原理。从蛋身的小洞将蛋黄蛋白吹,出或用针向将蛋液抽出亦可。

清洗蛋壳、阴干:用小刷子伸入蛋壳内刷洗,这个步骤很重要,否则蛋壳内部可能会发臭。洗净这后,将蛋孔朝下,彻底阴干半个月(视天气状况而定,切勿阳光直射,会变得干脆易碎)。随着里层的水分慢慢地消失,蛋壳和蛋膜自结合,壳的厚度,质地自然更加坚硬,便于雕刻。

定标线.构思图案:将蛋置于“定标线器”上,将蛋壳依据设计图稿将等分线,并行线画好,然后将细部图案依固定位置画上。

雕刻:运用各种不同的工具,依蛋壳上所画的设计图稿钻孔,透雕,切割不周的部位,最后用锯片将活动部份切开来,成形。 

再次清洗:在切割,雕刻的过程中,常会造成蛋壳表面的的污渍,因此需再度清洗,并将蛋壳内膜用钢刷清理干净。

装饰:采取由内向外的加工法,将内部的装饰先行完成,以避免因繁复的装饰过程弄破,外部的装饰依图稿的设计,将各种金线,彩钻,爪链,珠串,金属配件,音乐铃等等,依事先规划的加工程序予以贴定位。由于蛋壳本身易碎,增加了制作的困难与成功率,所以每一个蛋雕成品都是一件非常精美的艺术品。

分布区域蛋壳雕刻技艺历史悠久、最早流行于京、津、冀一带,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和传承,逐渐流行于大江南北。现在蛋雕刻技艺主要分布京、津、冀、鲁、豫和江南部分省市。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坊子区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潍坊市的市辖区之一,总面积361.7平方公里,人口24.3万,区内交通发达,济青高速、潍莱高速、潍日高速、胶济铁路客运专线在区内通过,潍坊火车站,潍坊机场、潍坊港、济青高铁北站近在咫尺。著名的山东鲁能足球学校和乒乓球学校坐落在区内。该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斟鄩古国,桑犊古国,杞古国,乐都古城。20世纪初德、美、日、英等国在此设领馆,开煤矿、商埠,办公司,开洋行,著名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就发迹于坊子。该区矿藏丰富,资源充盈天虞。地下矿藏品种较多,主要有煤炭、膨润土、粘土、亚粘土、紫砂石、沸石、珍珠岩、石灰岩、矿泉水等20余种。本地区属北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七月份为主汛期,年平均无霜期约195天,农作物一年两熟。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极端高温41.2摄氏度,极端低温21.6摄氏度。冬季最大冻土深度500毫米,年平均降雨量500至700毫米,属半干旱地区,区内地势南高北低,土地资源丰富。

历史渊源

蛋壳雕刻技艺的起源众说纷纭,据考证,起源于蛋壳彩绘,因为蛋壳彩绘立体感不足,不能表达立体情感和人们对追求完美的欲望,艺人们借鉴了:石刻、木雕、玉雕的灵感,大胆尝试在薄薄的蛋壳上用浮雕、镶嵌、镂空雕刻技艺创造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蛋壳雕刻技艺。完整的蛋壳雕刻技艺始于明清时期,成长于民国期间,兴盛于新中国。在世界工艺美术舞台上,蛋壳雕刻技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主要传承人、传承群体

宋锡国,男,汉族,坊子区人,1972年生,是蛋雕工艺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他继承了蛋雕工艺的精髓,并有所创新,三十多年来潜心研究,拓宽题材,增加了新时代元素,取得了累累硕果。加强了环保意识,不以物以稀为贵,拒绝使用野生鸟类的卵作为选材。

第一代:宋其贤,男,坊子区人,1848年至1900年,蛋雕技艺传人,主要以画彩蛋、为主。

第二代:宋碧川,男,坊子区人,1875年至1938年,除画彩蛋题材外,增加了花草、鸟兽、自然素材。

第三代:宋述仁,男,坊子区人1903年至1969年,继承了传统画法,添加了在蛋壳表面雕刻图案,使蛋雕素材更加广泛

第四代:宋咸丰,男,坊子区人,1928年至1989年,继承了传统雕刻技艺,所雕题材既有历史素材,也有更多自然题材,使蛋雕技艺有了更进一步提高。

第五代:宋锡国,男,潍坊市坊子区人,1972年至今,继承了蛋雕工艺的精髓,并有所创新,三十多年来潜心研究,拓宽蛋雕题材,增加了新时代元素。同时增加了环保意识,凡是珍稀野生鸟类的卵一律不用,只用人工养殖的家禽和人工养殖的珍稀鸟类卵制作产品。

主要特征

蛋壳雕刻技艺是近百年来逐渐兴盛起来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蛋雕工艺品有多种,一种是用雕刀在表面颜色较深的蛋壳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图案成形后其效果类似于美术中的素描或线条勾勒;另一种是选用质地较厚的鸟蛋、禽蛋等作为材料,以浅浮雕或镂空的手法进行雕刻。蛋雕作品完成后,还要进行清除蛋液、消毒等处理。由于部分鸟蛋、禽蛋壳比较薄脆,在上面进行雕刻难度很大,因此薄蛋刻雕制品在市面上还不多见。

蛋壳雕刻技艺作为工艺雕刻领域中的另类艺术,在设计构思和创作技法上与其他门类的雕刻绝然不同.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多次失败才能成功,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因为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常温下可存放几百年以上不变质,近年来已成为艺术收藏界中的收藏热点。蛋壳的制作主要有:彩绘,镶嵌,浮雕,镂空雕刻等多种技法,其中镂空雕刻为最难的技法之一。

重要价值

1、艺术价值:蛋壳雕刻集绘画、石刻、木雕、玉雕表现形式于一身,以椭圆全旋的立体美展现在世人面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经济价值:蛋壳雕产品取材广泛,取材成本极低,投资极少,其作品附加值极高,有鉴于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所以精品蛋雕产品价格不菲。

3、收藏价值:由于蛋壳雕产品集绘画、石刻、木雕、玉雕艺术于一身,以椭圆全旋只美,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观,又因为产品不易变质,适合长期收藏,并有极大的升值空间。

存续状况

蛋壳雕刻技艺的前景人担忧,由于蛋壳雕技艺多限于手工制作,而且其成品率极低,市场上的蛋雕精品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年轻人很少关注这一技艺,蛋雕制作行业很少有新鲜血夜输入,原有的蛋雕手艺人也大都转行做木雕.石雕等经济效益好的行业,中国蛋雕文化的现状在着重文化保护的今天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关实物及文化场所

相关制品:大、小雕刻刀、注射器、蛋液容器、桌子、座椅、雕刻台、照明灯、手电筒、铅笔、镊子、毛刷、手电钻、抛光机、打磨丝绸布、包装盒、透明装饰盒等

作品:大、小蛋壳雕刻艺术

 

代表性图片

1_副本.png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扈本顺   15698266299

照片说明:在宋锡国工作室拍摄的他的代表性作品 

2_副本.png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扈本顺   15698266299

照片说明:在宋锡国工作室拍摄的他的代表性作品 

3_副本.png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扈本顺   15698266299

照片说明:在宋锡国工作室拍摄的他的代表性作品 

4_副本.png

 著作权人及手机号:扈本顺  15698266299

照片说明:在宋锡国工作室授徒照片